毕业论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践教学 > 毕业论文 > 正文
关于做好2025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及评优工作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5-04-27    作者:教务处

各二级学院: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做好答辩及评优工作,确保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根据《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普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及学校实际情况,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资格审查

各学院应在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查重检测、校院两级抽检、指导教师与评阅教师评阅工作结束后,组织开展2025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资格审查。学生有以下情况者,不得参加答辩:

1.尚未在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中提交开题报告、开题答辩小组意见、中期进展情况检查表、毕业论文(设计)检测稿、声明及论文使用的授权;或者开题报告、中期进展情况检查表、毕业论文(设计)检测稿审核未通过。

2.查重检测去除本人文献复制比≥20%

3.指导教师取消答辩资格。

4.评阅教师评阅成绩为“不及格”(低于12分)。

5.校院两级抽检不合格。

二、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1.2025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采用线下方式进行。答辩前,各学院教学秘书或专业负责人在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中完成答辩小组(组长、组员、答辩录入员、答辩学生、时间、地点)的录入工作,以保证答辩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2.答辩小组一般由具有讲师以上职称的35名教师组成,原则上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回避。答辩前,答辩小组可以登录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评审答辩和成绩管理—查看我的答辩组和学生模块,查看答辩学生的所有过程文档。

3.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程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学生介绍毕业论文基本构想和主要内容;撰写毕业设计同学对设计进行演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等。答辩要坚持学术标准,并保证真实、公开、完整、全程可记录。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可自动为学生设置答辩顺序,学院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启用该功能,每篇毕业论文(设计)的答辩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5分钟。

4.各答辩小组可结合AIGC检测结果,根据论文(设计)内容拟定不同难度的问题,答辩小组提问问题不少于3个(原则上专业性问题不少于2个),着重考察学生对论文的整体构思、研究方法、创新点等方面的理解能力,深入挖掘学生对论文内容的掌握程度与独立思考水平,认真填写《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评分工作底稿》,确保评分过程有据可依、客观公正,并于答辩后3日内将评分工作底稿上交学院存档。

5.鼓励学院邀请企业行业专家参与现场答辩,立足企业实际生产的角度,结合毕业论文相关思路和设计,提出针对性意见和建议,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答辩结束后,各答辩小组记录员以“答辩录入员”角色登录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勾选“该学生是否需要参加下次答辩”选项并录入答辩成绩。各学院可自主设置答辩记录录入角色,如由答辩学生录入,答辩录入员须进行审核,并可以直接修改答辩记录。

7.各答辩小组可结合AI智评结果,全面评估毕业论文质量,严格把控一次答辩通过率,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论文坚决不予以通过。一次答辩成绩不合格者,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尽快完成修改,在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上重新查重检测,通过后由指导教师、评阅教师重新评阅打分,与延期答辩的毕业论文(设计)一同参加二次答辩。二次答辩未通过者,原则上应至少间隔半个月以上方能再次申请答辩,具体由各学院教学委员会决定是否予以再次答辩资格。

8.答辩期间,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应深入各专业答辩现场进行巡视和指导,规范答辩过程,严肃答辩纪律,确保师生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学校管理部门将随机走访各答辩现场,对于不符合规范要求的答辩小组将予以通报。

9.学生因特殊原因,无法参加线下答辩的,应向学院提出书面申请,经学院审批同意后报教务处备案,由学院统一组织远程视频答辩。远程视频答辩的组织实施应符合《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普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远程视频答辩流程和要求》的规定,答辩学术水平和组织程序与线下答辩一致,环节不少,质量不降。

三、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

1.毕业论文(设计)成绩实行综合评定,由指导教师评定成绩、评阅教师评阅成绩、答辩成绩三部分组成,所占比例分别为40%20%40%。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将自动计算总得分。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优秀率原则上不得超过本专业当年毕业生的15%

2.各学院于525日前在教务系统内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成绩的录入工作。

四、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推荐

答辩结束后,各学院组织开展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评选工作,按照不高于各专业毕业人数2%的比例向学校推荐优秀论文(设计)。各学院报送的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将收入《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2025届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集》,并对获得优秀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和学生颁发荣誉证书。

各学院教学秘书于531日前在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推优管理—优秀论文管理模块添加优秀论文(设计),若毕业论文(设计)已发表、相关研究成果参加学科竞赛获奖、获得专利或软件著作权等,请将相关佐证材料与毕业论文(设计)word版本一同发送至邮箱shijianjx@lixin.edu.cn

联系人:

吴老师 上川路校区实验中心219 联系电话:68683450

曹老师 文翔路校区行政楼119B  联系电话:67705121

                            

教务处

2025427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