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二级学院: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校实习基地建设水平,发挥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在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现就有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各学院应以“规范管理、提质增效”为目标,系统梳理现有校内外实习基地运行情况,确保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过程档案完整、可追溯,形成全过程闭环管理。同时,积极拓展建设高质量实习基地,完善校内外协同育人机制,切实提升实习基地建设实效。
二、梳理现有实践教学基地,强化管理规范
(一)全面梳理与优化现有基地资源
各学院系统梳理与企业签订的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对现有可用于学生校外实习实训的基地现状进行全面核查,明确基地类型、合作内容、可提供岗位数量及实践教学保障能力,建立基地动态管理台账。
严格按照“优胜劣汰”原则,对长期未安排实习实训任务、基础条件无法满足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合作意愿薄弱的基地进行清理,确保现有基地质量,原则上每个专业校外实习基地总数不少于3个。
(二)规范实习过程管理,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各专业依据人才培养方案,深入推进与校外实习基地的全方位合作,明确本学年实习计划(认知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自主实习),不断提升校企合作的育人成效。
对于集中安排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开展的专业实习、毕业实习须在实习管理平台创建集中实习项目,实现实习任务分配、过程跟踪、指导记录、考核评价等全流程信息化管理,确保实习环节可控、可查、可评。
对于以认知实习、自主实习的形式开展的实习实训活动,也应充分利用实习管理平台创建相关实习计划,做好实习实训数据的留存和实习证明材料的上传工作。
(三)聚焦毕业生实习就业,强化“实习实践+就业输送”功能
结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近期联合启动的优质实习基地遴选工作,将对入选的实习基地予以专项政策支持,且此次遴选明确以大四毕业生实习数据为重点关注内容。各学院需以此为导向,推动所有实习基地优先安排大四毕业生实习,着力突出“实习实践+就业输送”双重功能,明确企业在岗位实习指导、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推荐等方面的责任义务,建立校企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同时重点记录基地接纳大四毕业生人数、实习时长、成功就业人数等关键数据,为参与市级遴选、评估基地成效提供支撑。
(四)强化师资建设与质量评价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校内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指导水平,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践指导。
建立完善的实习基地质量评价体系,从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岗位匹配度、学生满意度、就业转化率等维度,定期对基地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对评估优秀的基地,优先推荐优秀实习基地遴选;对评估不合格的基地,限期整改或终止合作。
三、新建高层次实习基地,推动协同创新
以审核评估整改为契机,聚焦新兴技术与特色产业,与行业龙头企业、政府机构、上市公司、大型科创园区等合作,完善产教深度融合协作机制,建设一批高层次实践教学基地。要求各学院在2025年新增1-2个集“实习实践、就业输送”于一体的高层次实践教学基地。
对于新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院应及时更新实习管理平台基地统计表数据,将企业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协议起止时间等信息准确录入系统。
四、材料报送要求
(一)实习基地建设工作计划报送
请各学院结合本通知要求,制定2025-2026学年实习基地建设工作计划并填写《实习基地建设工作计划表》于2025年10月24日前将电子版发送至邮箱shijianjx@lixin.edu.cn,纸质版(需学院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报送至教务处实践教学科。
(二)实习基地建设进展月报
为实时掌握各学院基地建设动态,实习基地建设进展情况实行月报制度。各学院需于每月30日前将《实习基地建设月报表》电子版及相关支撑材料发送至邮箱shijianjx@lixin.edu.cn,纸质版上交教务处实践教学科。若已在实习管理平台完成相关实习计划创建及证明材料上传,可在月报表中备注,无需重复提交支撑材料。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统筹推进
各学院需将实习基地建设作为审核评估整改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关键任务,成立专项工作小组,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聚焦重点,精准对接
围绕新兴技术与特色产业需求,优先与行业龙头企业、政府机构等优质主体合作,精准对接,切实提升学生应聘的优势。
(三)规范管理,强化监督
教务处将以“月报制度”为基础,定期对各学院实习基地建设进展、材料报送的及时性与完整性进行检查;对未按要求落实月报、工作推进缓慢的学院,将予以通报。基地建设成效作为学院年度绩效考核指标之一,请学院高度重视,以月报为抓手,推进实习基地的有效利用,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联系人:
黄老师 上川路校区实验中心219室 联系电话:68683450
曹老师 文翔路校区行政楼119B室 联系电话:67705121
教务处
2025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