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践教学 > 创新创业 > 正文
关于开展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校内 “种子项目”遴选培育工作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4-03-14    作者:教务处

各二级学院: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35号)文件精神,激发我校师生参赛热情,突显“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育人作用,为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上海赛区及全国赛事推荐优秀参赛项目,现启动校内“种子项目”遴选培育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面向对象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校内“种子项目”遴选培育面向我校在职在编教职员工。“种子项目”必须由指导教师牵头申报,但项目团队可由学院推荐有一定创业基础的学生组成,也可以由指导教师自行组建学生项目团队,但团队必须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项目可以是教师个人科研成果转化的项目,也可以是学生兴趣爱好的自发项目,在项目团队中指导教师须切实参与项目指导。

二、项目要求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校内“种子项目”遴选培育设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二类,具体类型要求如下。

1.高教主赛道项目类型

1)新文科类项目:文化教育、数字经济、金融科技、财经、法务、融媒体、翻译、旅游休闲、动漫、文创设计与开发、电子商务、物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社会工作、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等领域,符合新文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2)新工科类项目: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智能制造、网络空间安全、机器人工程、工业自动化、新材料等领域,符合新工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3)新医科类项目:现代医疗技术、智能医疗设备、新药研发、健康康养、食药保健、智能医学、生物技术、生物材料等领域,符合新医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4)新农科类项目:现代种业、智慧农业、智能农机装备、农业大数据、食品营养、休闲农业、森林康养、生态修复、农业碳汇等领域,符合新农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2.“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项目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项目应符合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项目要求,同时在推进农业农村、城乡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有创新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3.经审评正式列为校内培育的“种子项目”,应参加2024年或2025年学校组织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校内选拔赛,并获得校级及以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铜奖及以上奖项。

三、项目遴选

1.遴选依据。教务处参照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赛区)参赛项目的类别和要求进行评审。

2.遴选程序。(1)项目申报:由教师牵头带领学生团队申报,每位教师最多申报1个项目;(2)项目评审:由教务处组织校内外专家评审,确定确定正式列为校内培育的“种子项目”,对未入选校内培育的“种子项目”的团队鼓励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校内选拔赛。

四、项目管理

确定为立项的“种子项目”,教务处加强对其建设过程管理,定期开展检查验收工作,在经费支持方面也将综合考虑项目的实施程度与成效等因素,对建设过程没有任何成效的项目实行淘汰。

五、时间安排

1.项目申报时间。由学院汇总校内“种子项目”遴选培育申总情况,于2024331日前将《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校内“种子项目”遴选培育申报汇总表》(附件1)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校内“种子项目”遴选培育申报表》(附件2)发送至77278732@qq.com

2.项目遴选立项时间。202441-7日,教务处组织专家评审与论证,4月中旬公布校内“种子项目”立项结果。

3.结项验收时间。20256月下旬,教务处组织专家对获立项的“种子项目”进行结项验收。

六、经费安排

为加强“种子项目”的建设,对获立项的“种子项目”的团队开展分阶段扶持建设,给予一定经费的资助,支持该项目建设和优化。专项建设经费分二次下拨,获批立项后第一次下拨资助总经费的50%,结项验收通过后,第二次再下拨资助总经费的50%

联系人:密波锋   电话:67705458

附件:1.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校内“种子项目”遴选培育申报汇总表

2.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校内“种子项目”遴选培育申报表

教务处

2024314

分享到:
相关信息